大前研一說,最好的行銷教材在生活中。

我也常提醒學員朋友,行銷的功力不在讀過多少理論,而在真的發生案例時,感覺得到、去看得懂、最後學得到。

 

「鴻海」調高工資一倍,新聞媒體不斷播放。

學經濟的,會說影響全球物價。

學行銷經營的呢?

那些之前在節目上把「紅海策略」高掛在嘴上的名人們這時卻又無聲,沒有支字片語去評論這個活生生、正在噴發的紅海策略案例。

冰島火山爆發,你看到沒,一批批火山研究者去朝聖,要親眼目睹火山真的噴發的事件。

 

「鴻海」調高工資的案例,從市場競爭策略及企業經營討論,都很有價值。

 

我把「紅海策略」理論版,調整為實務版-

1-   市場領導者用「成本規模」去壓迫跟隨者一一退出市場

2-   領導者最後收割退出市場者的市佔率

3-   最後再對他的消費者(APPLE、HP、……)增加箝制力量,調高價格,擴增利潤。

 

「鴻海」的消費者,就是目前假動作放話要調查鴻海是否為寫汗工廠的那幾家世界品牌的企業。

「調高價格」,指的是目前鴻海很微薄的代工價格美金$11元。

為何鴻海目前不敢得罪他的消費者大企業們?

很簡單,制衡力量還不足,廣達等等這些跟隨者仍具有部份接單能力,鴻海怕消費者們以轉單要脅。

鴻海因為經濟規模,代工毛利尚在7%左右。

但跟隨者們因經濟規模小,代工毛利只在3~4%

領導者表面調漲工資一倍,沙盤推演跟隨者也勢必被迫要調漲工資。

鴻海以工資成本的大刀,先砍自己一刀,但了不起砍到膝蓋,膝蓋以下不要了。

但跟隨者依經濟規模的大小,從腰部以上開始砍,有些小廠可能要連頭都砍掉。

最後,鴻海還活著,前二三名跟隨者也還能存活著,死的是那些三四五六七名。

 

「鴻海」聰明嗎?

短期內,是聰明的,一石二鳥,一面擋住中國政府的手與堵住媒體的嘴,讓 APPLE等超大型消費者們有理由不再放假話,解除被轉單的假危機,並讓那些跟隨者放棄趁勢搶奪市場的心思。

 

中期內,也算是聰明的,若成功牽動大伙工資上漲,紅海策略可能會真的成功,尤其在微利代工產業中,很容易立即看到寫淋淋的慘狀。

 

長期呢?可能風險高很多。

1-   萬一跟隨者的生產區域與鴻海不盡相同(鴻海幾乎依賴中國勞工為主)?

2-   跟隨者對生產成本的調整降低還可從提高管理效率、減低管理虛耗、提高機器自動化等等下手,緩衝工資調漲對代工毛利的衝擊。請問你,就以管理成本而言,是高達八十萬員工的鴻海高?還是三萬員工的小中廠高?

 

最妙的地方,就算最後鴻海運用血淋淋的「紅海策略」搶到跟隨者的市佔率,又一定能對蘋果企業等消費者提高代工費嗎?

 

理論是死的,也就是死在這理,老把一個棋局上的其它玩家當成「死的」。

大家一起下這盤棋,鴻海只是玩家之一。

蘋果等企業及廣達等競爭者會任由鴻海一手執行紅海策略而都跟死人一樣無感應危機能力都不動?

 

從另一個「賽局理論模式」來看,當然不會任由鴻海一個玩家玩到底。

蘋果不會提前培養另一個代工伙伴,來箝制鴻海?

廣達等代工廠不會提前思考因應鴻海即將掀起的經濟規模壓迫?

HP、NOKIA等企業會坐視鴻海的壯大,等著被拉抬代工價格?

你認為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行銷學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